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50年前的今天,我国成功测出世界屋脊的“身高”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原创

1975年7月23日,我国政府授权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的海拔高程为8848.13米。这一准确的数据立即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认可,并很快成为世界地图集和教科书中的权威数据。

这一数据有利于我国在地质理论、高山生理学、大气物理学、水土污染等学科上对珠穆朗玛峰的调查和研究,为我国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珠峰有多高

测量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人类探索地球、挑战极限的象征。自1718年至2005年间,人类已十次尝试并成功测定珠峰的高度,这些壮举均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完成,不仅考验了科技水平,更彰显了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精神。

早在1852年,英国人首次测定珠峰高度为29002英尺(约8839.8米),确认了它为世界之巅,取代了之前被认为最高的干城章嘉峰。

然而,珠峰之名早已有之,且在18世纪初就已出现在中国的地图上。清朝康熙年间,为绘制全国地图,康熙帝两次派遣人员进入西藏。1719年完成的《皇舆全览图》铜版上,珠峰被清晰标注为“朱母郎马阿林”,成为记录珠穆朗玛峰历史的最早文献。

自1852年珠峰被确认为世界最高峰以来,多个国家纷纷对其进行高程测量。其中,印度测量的8848米数据较早且得到广泛认可。

曾经的8848

新中国成立后,珠峰测量迅速成为一项极具科学价值与国际关注度的重点任务。

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测绘先驱利用水银气压计初步测定珠峰高度为8882米,但受限于技术,该数据存在较大误差。

1965年,中国科学院西藏科考队应运而生,肩负精确测量珠峰高程及绘制北坡地形图的重任。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测绘人员以青岛为基准点,徒步穿越6000多公里,沿途设立数千个测量站,累计步行距离达1.2万公里,为珠峰高程测量奠定了初步基础。

登山科考队员在珠峰大本营

1966至1968年间,我国虽首次从北坡实施实地测量,但因条件限制,未能竖立测量标志且缺乏峰顶冰雪厚度数据,故测量结果未予公布,但此次尝试为后续精确测量积累了宝贵经验。

1975年,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与国家体委联袂组建的登山科考队,历经艰辛,于5月27日成功登顶珠峰,并首次在峰顶安置测量标志。借助精密的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及重力配合内插法,科学家们在9个关键测站点采集数据,综合考量气象条件后,精确计算出珠峰雪面高度为8849.05米,扣除0.92米雪深后,得出珠峰岩面高度为8848.13米,误差控制在0.36米以内。

同年7月23日,我国政府通过新华社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定,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程为8848.13米。该数据迅速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全球各国的认可,旋即成为权威地图集与教育课本中的标准信息。

从8848到8844.43

自19世纪中叶起,珠峰测量活动约每20年进行一次,1975年后频率有所提升。

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重启珠峰测量,采用经典测量与GPS卫星测量融合技术,并首次引入冰雪深雷达探测仪,获取了珠峰高程新数据。

同年10月9日,我国发布了“迄今国内外最详尽、精确的珠峰高程测量数据”:珠穆朗玛峰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测量精度达±0.21米,峰顶冰雪深度3.50米。原1975年数据停用,此结果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认可。

与30年前数据相比,此次测量值降低3.7米,原因主要包括采用更先进测量技术,精确测定随气候变化而异的峰顶冰雪厚度(8844.43米为岩石面高程,不含冰雪);以及1975年至2005年间地壳运动导致的珠峰高度变化。两次测量中,技术人员更迭,计算工具与技术精度均有显著提升。

参考来源:《百科知识》《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测绘》

评论
耿培国
大学士级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我国在珠峰测量以及地球科学探索领域将取得更多辉煌成就 ,继续为人类认识地球、探索自然做出更大贡献 。
2025-07-23
传承解惑
大学士级
一个个关于地球之巅的崭新数据,犹如一座座令人鼓舞的里程碑。如今我国探索仍在继续,精神薪火相传,珠峰测量的壮丽篇章将继续书写。
2025-07-23
中国退役老兵重庆丰都
大学士级
50年前测出珠峰“身高”太了不起!当时条件艰苦,科研人员却做到了,这不仅是高度的测量,更是中国探索精神和科研实力的见证,向他们致敬!
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