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42 号元素—稀有金属“钼”。1782年,瑞典化学家—耶尔姆—通过炭还原法发现了我,并称呼我为“钼”,从那时起,我有了自己的名字。
我来自地球深部,是岩浆活动将我带到地表,并富集成矿。在自然界中,我寄居在“氧化物”和“硫化物”之中。我分布于祖国各地,如:天山-北山,太行山-大兴安岭,秦岭-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华南以及青藏高原;野外如果有幸发现了“姜黄色的钼华蚀变”,那么恭喜您,我可能就在您的脚下。
我的用途很广泛,其中80%的兄弟服务于合金领域,10%的兄弟服务于化工领域,剩余10%的兄弟服务于电子、军事等领域。合金领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钼”合金,二是含“钼”合金。有我参与形成的合金,具有“强度大、韧性好、耐磨性高、抗腐蚀性强”的特点。我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深部钻探、远洋航海、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
由于我具有摩擦系数低,稳定性高的特点,科学家把我制成了发动机的润滑油。用我做成的润滑剂,具有抗磨、高效、机械安定性和氧化安定性突出的特点。
二战期间,日本人的坦克在我国的国土上“横行霸道”,我军的子弹对它们毫无办法,看着倒下的战友,我伤心欲绝…。后来科学家发现我具有“声速大、熔点高”的特点,用我做的破甲弹,能更有效的击毁敌人坦克,从此我开启了我的军旅生活。
我的优点很多,还能服务到多个领域,如:电子电器、医学领域、农业领域等等;我可以切割厚厚的钢板;我可以制成抗癌药品,减轻病人的病痛;我可以制成化肥,提高粮食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欲穷千里钼,更上一层楼”,伴随科技的进步,我将不断努力,更好为人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