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当情绪失控时,身体会“罢工”

温州市护理学会
原创
提供优质健康科普,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收藏

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项护士长在病房走廊巡查时,发现一位年轻女性在电梯口掩面哭泣、呼吸急促,且四肢明显颤抖。凭借职业敏感,她立即上前询问,发现对方自述“全身发麻”,双手痉挛僵硬无法自主伸展,初步判断可能因情绪应激引发过度换气综合征。她迅速呼叫护理团队支援,同时安抚患者情绪:“别怕,我们在这儿帮您!”

该病区护理团队闻讯赶来,分工协作: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为避免移动加重这名年轻女性的症状,护士们协助她原地躺上推来的病床,抬高床头,并持续用温和语言引导其调整呼吸——“来,跟着我,吸气——呼气——”何护士一手轻抚她的后背,另一手握住其痉挛的手指,通过触觉和节奏引导帮助其重建呼吸规律。

“过度换气综合征常由焦虑诱发,急救要点不仅是要缓解生理症状,更要平复情绪。”项护士长表示。在团队的心理疏导与专业救治下,这名年轻女性痉挛逐渐缓解,病房护士推着病床将其安全转至急诊科进一步治疗,在家属未到场的情况下,病房护士与急诊护士充当着家属来照顾。经治疗,她身心状态恢复良好,已平安回家。

经了解,这名年轻女性因与患病的母亲发生争执,情绪崩溃导致呼吸性碱中毒。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长期照顾患病亲人的家属,都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约1/3的长期护理者会出现由情绪压力引发的身体症状,比如突发性呼吸困难或手脚麻木——医学上称为过度换气综合征。这其实是身体在提醒:“我”已经超负荷了。此时,立即采用经过验证的“STOP”急救法能有效控制症状。

在疾病面前,患者家属的坚强背后往往藏着无人知晓的脆弱。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段最艰难的路上,成为他们可以暂时卸下重担的港湾。

■新闻+

过度换气综合征

1.定义:过度换气综合征是一种由心理或生理因素引发的呼吸调节异常,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深度增加,导致低碳酸血症(PaCO₂降低)和呼吸性碱中毒,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关键过程:大哭/吵架 → 喘不过气 → 呼出太多CO₂ → 血液pH值升高(碱中毒) → 手脚发麻、抽筋。

2.典型症状:

1.呼吸困难,主观感觉“气不够”或“窒息感”。

2.胸痛、胸闷。

3.手足、口周麻木或刺痛。

4.头晕、视物模糊、晕厥。

5.肌肉痉挛或强直(如“手足搐搦”)。

诱因:

1.焦虑、恐慌发作(常见于惊恐障碍)。

2.疼痛、发热、代谢异常(如甲亢)。

3,。药物(如水杨酸中毒、咖啡因过量)。

记住3个信号!

1.“爪爪手”:手指僵硬像鸡爪。

2.“塑料套头”:明明在喘气,却感觉像头套塑料袋憋得慌。

3。“假心脏病”:胸口刺痛+心跳快,但心电图正常。

急救方法:STOP口诀

排除其他疾病(心肺疾病:哮喘、肺栓塞、心力衰竭。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神经系统疾病:癫痫、脑干病变)。指导患者缓慢呼吸,腹式呼吸训练。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护师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