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尿酸高了就一定会得痛风?看过来,教您科学降尿酸——

药葫芦娃
原创
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合理用药等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夏季来临,你是否会约上两三个好友,坐在大排档里,喝着啤酒撸着串,顺便炫上两碗海鲜?这种惬意的享受便是38岁王先生的日常生活。可在一次体检后,他发现自己的尿酸水平增高,达540微摩尔/升(正常值的1.3倍),于是十分担心:“我的尿酸这么高,会不会得痛风啊?我该吃什么药呢?”今天,药娃便请药师来聊一聊高尿酸血症,并教您如何科学降尿酸。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当血尿酸浓度超过420微摩尔/升时,尿酸盐结晶就可能会沉积在关节滑膜中,引发剧烈红肿热痛——这就是痛风。《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中指出,当血清尿酸水平>420微摩尔/升时,为高尿酸血症;我国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已达13.3%,其中约20%会发展为痛风。值得注意的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40%,尿酸盐结晶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而对于尿酸与痛风的认识,大家普遍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就无需治疗;二是痛风发作期就应当立即降尿酸。其实,这两种认知都是错误的。当血尿酸大于540微摩尔/升时,就需要启动降尿酸治疗。而痛风发作急性期应当先进行抗炎治疗,待炎症症状稳定后再降尿酸,以避免尿酸波动诱发炎症。

那么,如何合理使用药物控制尿酸呢?

常见的降尿酸药物

常见的降尿酸药物包括以下两个大类:

(1)尿酸生成抑制剂

这类药物包括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它们都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嘌呤代谢成尿酸发挥作用,简单来说就是阻断尿酸的来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别嘌醇之前,亚洲人群需筛查HLA-B*5801基因,因为该基因阳性患者服用别嘌醇可能会导致致死性的过敏反应。而心血管高危患者使用非布司他期间,需监测QT间期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痛风急性期不能服用这类药物。

(2)尿酸排泄促进剂

这类药物的代表是苯溴马隆。它主要是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相当于增加了尿酸的去路。但使用时需注意,重度肾功能不全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毫升/分钟)禁用,服用时需联合使用碳酸氢钠简化尿液。

使用降尿酸药物时切记不要随意调整剂量和停药!自行停药者1年内复发率高达60%。

抗尿酸药物需要终生服用吗?

抗尿酸药物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的药物不同,是不需要终身服用的。根据《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停药:

(1)血尿酸持续达标

无痛风石者:血尿酸< 360微摩尔/升持续12个月。

有痛风石者:血尿酸< 300微摩尔/升持续24个月,且影像学确认尿酸盐结晶溶解。

(2)无急性发作

停药前3年内无痛风急性发作。

(3)器官保护达标

肾功能稳定、无新发心血管事件。

(4)生活方式稳定

体质指数(BMI)低于25千克/米2,严格低嘌呤饮食大于6个月。

除药物治疗外,正常作息与饮食也是防止高尿酸血症发生的重要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要早睡早起,控制体重;多摄入低嘌呤的食物,如乳制品、深色蔬菜等;适当进行低、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