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这里的退化,指的是土壤肥力或者土地生产力的丧失。
荒漠化是如何形成的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在自然因素方面,土壤颗粒受到风的侵蚀变得干燥;降雨时,雨水难以渗透进土里,形成径流,径流会带走土壤中的矿物质和养分,从而导致荒漠化。而人为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也会使得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会带来哪些问题呢?荒漠化会降低土地的可耕作性,使农作物的生产力降低,可耕作的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制约了土地的利用,造成当地的经济增长减慢。并且,当荒漠化的土壤遇到强风时,强风会刮起地表上松软的沙土, 形成沙尘暴。
海西州都兰县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东南方,是柴达木盆地荒漠化和沙化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那当地是如何治理的呢。他们是从四个方面入手治理的。一是出台规划,完善了长效机制。通过如图的一系列规章条例,强化完善了防沙治沙长效机制,确保荒漠化治理工程有效开展、扎实推进。二是项目引领,推进产业发展。当地坚持重视林业生态项目,在适宜地区种植枸杞、沙枣、白刺、沙棘等抗旱作物,建立荒漠化造林、抗旱造林等科技推广示范点,大幅度的增加了国家公益林管护面积和建设面积。并且在当地建设了枸杞产业园区,各类苗木繁殖基地等,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一株株杨柳科树种迎风矗立,一簇簇白刺、梭梭等灌木深扎土壤。这是一些产业园区的照片。第三点,绿化公路、美化防护林体系。当地针对315国道、青藏铁路沿线防沙治沙面临的问题,通过节水灌溉、人工植树造林、围栏管护等措施,建立以乔、灌木为主的公路绿化、美化防护林体系。以上是铁路公路两旁绿化建设的图片。四是通过创新,实施节水灌溉。集中开展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还有以灌区骨干渠工程改造、喷微灌工程为主要内容的节水工程,以达到节水增效的目标。
而今,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防沙治沙接力,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再到基本建成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生态安全屏障,治理的效果已经变成了图片中所展示的模样。这是一辈辈治沙人前赴后继,才获得的宝贵财富。
荒漠是“天生”的,属原生地理景观,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需要合理的开发利用,不需要人类过分的干预。要防治的是“荒漠化”,也就是让那些本不该是荒漠的地方恢复到原来的面貌,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调动各方力量,开展系统治理、科学治理,重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