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吞咽背后隐藏的秘密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作者:魏国强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王一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主管技师

许阳阳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主管技师

审核:王萍芝 山西白求恩医院 主任医师 科主任

吞咽是我们时刻进行的运动。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只在吃饭、喝水时才用到吞咽,但这只是我们有意识启动的吞咽;其实吞咽无时不在,只是我们不易察觉。还有一种吞咽运动是自动吞咽,例如我们每天产生约1000~1500毫升的唾液,其中大部分被我们不自觉地咽下去了。有趣的是,口腔感觉灵敏且智能,还会“计算”:当唾液蓄积到一定量,它便会启动吞咽动作将其咽下。进入老年后,口腔感觉可能变得迟钝,或伴随认知功能减退,唾液蓄积到触发量也无法启动吞咽,就会从口唇流出,称为流涎。吞咽是一个快速的过程。意识吞咽和自动吞咽如何协同工作?借助吞咽表面肌电图,我们来一探究竟:

这是吞咽水的肌电图波形,每个波形代表一次吞咽: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这是吞咽糊状食物的波形,两者存在差异: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当我们蒙上眼睛屏蔽视觉,随机给予糊状食物或水时,波形变化不大,难以区分: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继续蒙上眼睛,随机给予10~20毫升水或糊状食物时,波形变化依然不大: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当水量增加到30毫升时,波形与20毫升时类似。当增至接近口腔最大容量(无论是水还是糊状食物)时,吞咽会停止,改为分次吞咽。具体分几次,并非我们主观能控制的。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图6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从以上实验可见,吞咽像人体其他运动一样,可视为一种程序性运动。当你尝第一口时,大脑会根据食物的特征选择或制定一种吞咽程序。如果结果是安全、顺畅、舒适的,它会将该程序交由后续吞咽自动执行。同时,大脑也会设定一个安全范围,在此范围内,食物种类或数量的变化不会引起程序显著改变;当超出安全阈值时,它会终止原有程序,重新制定吞咽方案。研究还发现吞咽非常智能:口腔能感知并控制一次吞咽的水或饮品的量。量太少或太多都不会触发吞咽;量太少时,它会募集部分唾液补充至足够量再触发吞咽。当然,极少量的液体我们也能强行吞咽,但会感觉不适。当我们喝一大口水时,它不会让你一口咽下,而是自动分次吞咽。具体分几次,并非主观能决定,它能自动估算。但这只是估算,也可能不准确。比如倒一杯水,根据经验和意愿,我们可能预估几口喝完,并自动匀速饮用。但到最后一口时,剩余量常与预估不符,此时大脑需重新选择:在安全范围内会一饮而尽;若量过多,会选择多咽几口;若着急,也可能选择大口分次吞咽。

图7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吞咽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运动,我们所知仅是冰山一角,仍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例如固体吞咽,其机制与液体、糊状食物吞咽不同。目前研究手段也有限。随着科学进步和研究人员的不断探索,我们将逐渐揭开吞咽运动背后隐藏的秘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助益。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冰冷的水
太傅级
随着科学进步和研究人员的不断探索,我们将逐渐揭开吞咽运动背后隐藏的秘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助益。
2025-07-25
科普6881eb9245b4a
儒生级
生活中,很多脑卒中的患者,都存在吞咽障碍的问题。了解“吞咽背后隐藏的秘密”,能让患者和家属更好的理解疾病发生时,为什么医生要求患者“不能经口进食”,为什么要插胃管进食,什么时候可以拔除胃管经口进食…
2025-07-24
俄体镇科普88888
太师级
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