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79岁阿公患上猫抓病,胳膊又肿又痛

温州市护理学会
原创
提供优质健康科普,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收藏

昨天,79岁的阿公因胳膊上的疙瘩又肿又痛,住进了苍南县人民医院感染科。阿公是一个“吸猫达人”,他喂食时被猫爪子轻轻挠了一下,当时只出了点血,没太在意。

没想到几天后,阿公开始发烧,腋窝下出现肿大的淋巴结。他经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粗针穿刺活检检查,穿刺病理提示是猫抓病。

像阿公一样,很多人觉得猫抓的小伤口“不用管”,但恰恰是这种疏忽让细菌趁虚而入。被猫抓伤或咬伤后,局部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结痂等,有时还会出现溃疡。这些损害通常会在几周内自行消退,但也可能留下疤痕。感染后,患者的淋巴结会肿大,通常位于腋窝、颈部、腹股沟等部位。肿大的淋巴结摸着硬硬的,有压痛,但不会化脓。淋巴结肿大,通常会在几周或几个月内自行消退。

家里出现猫抓/咬伤,这样处理:

1.立即清洁伤口(30分钟内)

(1)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最少15分钟,尽可能冲掉唾液和细菌。

(2)用碘伏消毒伤口。

(3)无需包扎,保持伤口暴露干燥(除非伤口较大需要止血)。

2. 观察症状,及时就医

(1)记录被抓咬的时间、部位,每天观察伤口和身体变化。

(2)若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去医院感染科或急诊科就诊:

1)伤口红肿扩大、化脓,疼痛加剧。

2)附近淋巴结肿大(摸到硬块)、疼痛。

3)发热(体温超过37.5℃)、乏力、头痛等。

4)症状持续超过1周未缓解。

3. 家庭护理辅助恢复

(1)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需医生开具)。

(2)发烧时可物理降温(温水擦身)或服用退烧药。

(3)肿大的淋巴结避免按压,可局部冷敷缓解疼痛。

(4)注意休息,多喝水,增强免疫力。

4.预防关键

(1)定期给猫驱虫、打疫苗,避免接触流浪猫、陌生猫。

(2)逗猫时避免用手直接挑逗,可使用逗猫棒,减少被抓咬的机会。

(3)猫咪抓伤后及时修剪它的指甲(用专用猫指甲剪,避免剪到血线)。

(4)抚摸猫咪后洗手,尤其饭前、接触食物前。

(5)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尽量避免亲密接触猫咪。

猫抓病关键在于“及时处理+密切观察”,做好防护和应急处理,才能让人与猫咪的相处更安心。

评论
淬剑ᵀᴹ
太师级
点赞温州护理学会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