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警惕憋气!这种睡眠问题,可能正在悄悄伤你的“心”

海上五官
原创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收藏

你知道有多少所谓的夜间突发心脏问题,其实元凶另有其人?

凌晨两点,剧烈的鼾声划破寂静,接着,是令人窒息的停顿。

她惊醒过来,看着身边的丈夫像是在“憋气”——胸口剧烈起伏,脸上泛青,几秒后才猛然大口喘息,仿佛溺水者突然浮出水面。

她以为这是因为他“太累了”,但忽略了这一潜伏在夜晚的“心脏杀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名字可能有点复杂,我们姑且简称其为“鼾症”。

很多人以为“打鼾”是睡得香,并不是一种病,其实不然。鼾声响倒是其次,其实真正危害健康的是打呼噜时的憋气。

据研究估算,中国大约有1.7亿人存在或多或少的打呼噜伴随呼吸暂停的问题。

许多人到了中年,便不知不觉开始在夜晚经历这种慢性“窒息”。大多数人对此毫无察觉,知道自己打呼噜后,只当是“睡姿不好”、“太累了”,任由这“夜间杀手”一点点蚕食心脏。

那打呼噜出现憋气,为什么会引起心脏的问题呢?

鼾症的本质,是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掐住你的脖子,让你的呼吸断断续续。在这过程中,血液中的氧饱和度会反复下降,全身都会出现缺氧情况。而作为身体耗氧量的大户——心脏也会跟着反复缺氧。一夜之间,呼吸可能中断几十上百次,身体一直处于“窒息、挣扎、大口喘息”的恶性循环中。久而久之,心脏的负担就悄然堆积,甚至会突然引发致命一击。

所以,你以为只是打呼噜,但它可能正在悄悄伤你的“心”。

鼾症与心脏疾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0》指出冠心病患者中鼾症的患病率约为 38%~65%,鼾症患者中冠心病发病率为普通人群的2倍。且在合并鼾症的冠心病患者中,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患病风险高于普通人群。鼾症还会引起夜间睡眠中频繁觉醒,导致交感神经激活,造成心动过速和高血压,长此以往引起左心室肥大及心力衰竭。也就是说,你以为只是“呼噜响”,其实心脏正在默默崩溃。

现实生活中,因为鼾症而突发心脏病的案例屡见不鲜。特别是一些常年夜眠打鼾憋气,体重偏高的朋友,更是心脏出问题的高危人群。其实鼾症并非无药可治,要是能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完全可以把风险压在萌芽中。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这些情况,请务必重视,必要时到医院耳鼻咽喉科来做个检查:

睡觉时鼾声大、呼吸时断时续;夜间频繁翻身、出汗、晨起口干、头痛;白天无缘无故嗜睡、注意力难集中;开车时容易打瞌睡、开不了长途。

或者已经有了心脏问题,也最好来耳鼻咽喉科做个睡眠监测,看看“伤心”的元凶是不是那个从未被怀疑的对象——“打呼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