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温酷暑不仅让人汗流浃背,还悄悄增加了泌尿系结石的发病风险。为什么夏天更容易“长石头”?又该如何科学预防?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陈东华介绍,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中形成的坚硬矿物质沉积物,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占居首位。
常见成分包括草酸钙、尿酸、磷酸盐等。结石虽小,但一旦发作,可能引发剧烈腰痛、血尿、尿频尿急,甚至导致肾积水、感染,严重时危及生命。
夏季结石高发的三大原因
1. 出汗多,尿液浓缩
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大量排汗散热,导致尿量减少,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升高,更容易结晶形成结石。
2. 水分摄入不足
许多人夏天因忙碌或依赖含糖饮料,忽视了白开水的补充,使尿液长期处于浓缩状态,促进结石形成。
3. 高盐、高蛋白饮食
烧烤、啤酒、海鲜等夏季热门饮食往往高盐、高嘌呤,会增加尿液中钙、尿酸排泄,提高结石风险。
防“石”妙招,远离泌尿系结石
1.多喝水,保持尿液清亮。每天饮水2000-3000ml,使尿色接近透明淡黄色。建议随身携带水杯,定时喝水;夜间睡前和起床后各喝一杯水,避免尿液过浓。
2.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巧克力、坚果(适量即可)。控制盐分和蛋白质,避免过量摄入腌制食品、加工肉、海鲜。
3.避免久坐,适当运动。久坐不动会影响代谢,增加结石风险。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每天进行30分钟快走、跳绳等运动,帮助小结石自然排出。
4.警惕“隐形杀手”—含糖饮料。碳酸饮料、果汁等含糖量高,会增加尿钙排泄,促进结石形成。建议以白开水、柠檬水(富含枸橼酸,可抑制结石)替代。
5.高危人群早筛查。如有结石家族史、痛风、反复尿路感染或曾患结石者,建议定期做泌尿系超声或尿常规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结石发作的处理
若出现突发腰部剧痛或血尿,可能为结石移动引起的肾绞痛,需立即就医。根据结石大小和患者情况,医生会采取药物排石或手术治疗:
1.药物排石:适用于结石小于0.6厘米且输尿管通畅者。
2.手术治疗:包括经尿道输尿管/肾盂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这些手术伤口小,术后恢复快。适用于较大结石或引发积水、感染和发热、肾功能不全患者。
专家提醒
泌尿外科主任杨健主任医师提醒,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关键在于“多喝水、管住嘴、勤活动”。夏季虽然结石高发,但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完全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对于已有结石病史的人群,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泌尿系超声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今天开始践行这些预防措施,让这个夏天不再“结石”烦恼!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陈东华 冷福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