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戚四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审核:高孟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 常务委员、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肺部肿瘤依然是人类健康的重大敌人。尤其是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占据恶性肿瘤榜首。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200万,死亡人数约为180万[1],而吸烟者是主要高危群体之一。然而,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诊疗手段的革新,早期发现与精准治疗正逐步改变这一疾病的结局。本文将深入浅出地解析肺部肿瘤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挑战,共同为实现“无癌未来”而努力。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什么是肺部肿瘤?
肺部肿瘤是由肺组织中的细胞异常增殖引发的病变,通常可分为良性(非癌性)和恶性(癌性)两大类。尽管良性肿瘤对生命威胁较小,但绝大多数肺部肿瘤属于恶性肿瘤,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肺癌。
从病理学角度来看,肺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1.小细胞肺癌
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20%,具有生长迅速、转移早的特点,预后较差。
2.非小细胞肺癌
占80%~85%的肺癌患者,主要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等亚型。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诊断和规范化的综合治疗对于提升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肺部肿瘤的症状
肺部肿瘤的症状可能因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发展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几个值得关注的警示信号:
1.持续性咳嗽特别是原本就有的咳嗽突然加重或新发长时间无法缓解的咳嗽,可能是气道受压的表现。
2.咳血或痰中带血这是一个明确的警告信号,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的内部病变。
3.呼吸困难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费力,尤其是活动后症状明显加重,应警惕是否有肿瘤阻塞气道或胸腔积液导致的问题。
4.胸痛胸部隐隐作痛或剧烈刺痛,尤其在深呼吸时加剧,可能由肿瘤侵犯胸膜或其他组织引起。
5.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和乏力没有明显诱因却持续消瘦、感到疲惫不堪,需高度怀疑是否存在潜在恶性疾病。
6.声音嘶哑若肿瘤压迫喉返神经,可导致声带功能受限,出现持续性声音嘶哑。
若发现自己或家人存在上述任一症状,请务必尽快就医排查。
三、肺部肿瘤的患病原因
肺部肿瘤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以下是几种重要的致病因素:
1.吸烟
吸烟是最强的肺癌致病因子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其他化学物质会对肺部细胞造成严重损害,导致基因突变。据估计,约85%的肺癌病例与吸烟直接相关。
2.二手烟暴露
长期处于吸烟环境中的被动吸烟者也面临显著升高的肺癌风险。
3.职业暴露
某些职业环境中接触到的有害物质,如石棉、氡气、镍、铬等,均可能增加罹患肺癌的可能性。
4.家族遗传
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患病几率比普通人高出2~3倍,说明遗传背景在疾病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
5.慢性肺病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基础疾病的个体更容易发展成肺癌。
6.环境污染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室内燃煤油烟颗粒物中,同样会增加患病风险。
四、如何诊断肺部肿瘤?
为了更有效地防控肺部肿瘤,及时准确地诊断尤为关键。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手段:
1.临床评估
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全面体格检查来获取初步线索。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用于快速筛查肺部异常阴影。
CT检查:能够提供更清晰、细致的图像,适合检测早期小病灶。
PET-CT检查:通过对代谢活性的评估判断肿瘤是否已发生远处转移。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实验室检测
测定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有时可以辅助诊断。
4.病理学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并取样进行病理分析。
穿刺活检:借助CT引导准确定位后提取可疑组织以明确诊断。
这些方法联合使用,能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五、肺部肿瘤的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肺部肿瘤,目前已有多种成熟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可供选择:
1.手术治疗
对于局限性早期病变,手术切除仍然是首选治疗手段,包括传统开胸手术以及微创技术(如胸腔镜手术)。后者创伤更小且恢复更快。
2.放射治疗
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适用于局部晚期或术后辅助治疗。近年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因其高精度与低副作用备受关注。
3.化学治疗
使用特定药物破坏快速分裂的癌细胞,常与其他治疗方式配合使用。新一代靶向化疗药大幅提升了疗效。
4.靶向治疗
基于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等),设计个性化药物,精准打击癌细胞的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影响。
5.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例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等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近年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六、预防措施
预防胜于治疗!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有效降低肺部肿瘤的风险:
1.戒烟
戒烟是防止肺癌发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即使已吸烟多年,只要现在开始戒烟,仍能大大降低患病概率。
2.避免二手烟暴露
尽量营造无烟环境,保护自己与家人的呼吸安全。
3.减少职业暴露
在工作场所严格执行防护规范,穿戴必要装备,最大限度减少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机会。
4.定期体检
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家族史者)建议每1~2年接受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注重均衡饮食、规律运动、避免过量饮酒,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降低癌症发病风险。
七、结语:携手共建无癌未来
面对肺部肿瘤这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每个人都需要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者。通过践行“早筛、早诊”,我们可以有效遏制这一疾病的进展。希望通过这篇科普文章,更多人能够意识到肺部肿瘤的危害,并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应对。
让我们从今日起行动起来,改善生活习惯,关注自身健康,为每一次自由呼吸保驾护航!相信科技的力量与人类的智慧终将点亮通往“无癌世界”的光明道路。愿每一位读者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Thandra KC, Barsouk A, Saginala K, Aluru JS, Barsouk A. Epidemiology of lung cancer. Contemp Oncol (Pozn). 2021,25(1):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