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说就懂丨小心!别让糖尿病“偷走”你的肾

科普中国
原创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提起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作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但您知道吗?如果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尤为值得警惕!

李先生(化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患糖尿病十年余,确诊后一直坚持定期检查血糖,也严格遵医嘱服药。可没想到,在一次去医院调整血糖时,检查出了蛋白尿,最终被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这个案例给所有糖尿病患者敲响了警钟:即便日常管理看似到位,但也不能对并发症掉以轻心!

为什么糖尿病会伤肾呢?

高血糖,就像个“捣乱分子”。一方面,会激活体内的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S),导致肾脏血管收缩,肾小球一直承受过高的压力和工作量,时间久了肾脏就会“累垮受伤”;另一方面,还会减少能保护血管的“润滑剂”,破坏肾脏血管正常工作。不过别太担心,得了糖尿病不代表一定会得糖尿病肾病,病情发展还和血糖控制、患病时长、遗传,以及有没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因素有关 。

典型症状要牢记:大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都是先经历多年糖尿病,随后慢慢出现蛋白尿,肾功能也会逐渐减退。而且,超八成患者还会同时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发现尿液中泡沫增多、颜面部或双腿水肿,血压控制不佳,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科学妙招来护肾,远离“糖肾”去威胁。

科学控“糖”把血糖要稳住

控糖目标:一般建议空腹血糖保持4.4-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不过具体目标还得听医生的,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控糖方法:

用药要规范:严格按医嘱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千万不能自己随便停药、加量或减量。

吃对三餐:少吃蛋糕、白米饭,这类升糖快的食物和饮料,多吃燕麦、全麦面包等全谷物,多吃蔬菜,适量补充鱼虾、鸡蛋等优质蛋白。

动起来: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快走、游泳、跳广场舞都可以,运动能帮身体更好地利用血糖。

血压血脂也要“管”到位

血压管理: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除了吃降压药(比如ACEI、ARB类药物),每天吃盐别超过5克,相当于一啤酒瓶盖的量。

血脂管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要降到2.6mmol/L以下,平时少吃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必要时按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

定期给肾脏做“体检”

病程在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以及2型糖尿病在确诊时。每年至少做一次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血肌酐检查,通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肾功能。一旦发现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肾病Ⅲ期),马上干预,蛋白尿很可能消失,这可是保护肾脏的“黄金时期”!

不良生活习惯要“改造”

戒烟限酒:香烟会“攻击”肾脏血管,酒精会干扰血糖和肝功能,能戒就戒,实在戒不掉也要少碰。

控制体重:把BMI(体重指数)保持在18.5-23.9kg/m²。太胖的话,就通过管住嘴、迈开腿减重。

用药谨慎:止痛药、部分抗生素可能伤肾,没特殊情况别随便吃,吃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

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查出微量白蛋白尿,别慌!在医生指导下服用ACEI/ARB类药物(比如厄贝沙坦),可以有效减少尿蛋白。要是出现水肿、血压居高不下等症状,一定要立刻去医院调整治疗方案。

小结

糖尿病肾病虽然可怕,但只要科学管理血糖、血压、血脂,定期检查,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就能大大降低发病风险。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朋友,赶紧和医生一起制定专属的护肾计划吧!别等肾脏“亮红灯”,才后悔没有早点行动!

作者:徐继强 航空总医院 血液净化室 护士

审核:高艳 航空总医院 肾内科 主任医师

评论
俄体镇科普88888
太师级
2025-07-25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大学士级
2025-07-25
夏龙滨
大学士级
了解了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