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全球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仁济医院研究团队最新发现,一种名为醛缩酶B(ALDOB)的代谢酶在ccRCC中扮演“肿瘤抑制器”角色——它通过“绑架”致癌蛋白CtBP2,阻止其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这项发表于《Frontiers of Medicine》的研究,首次揭示了ALDOB作为非代谢功能蛋白的抑癌机制,为肾癌治疗提供了全新靶点。
ALDOB:被“低估”的抑癌蛋白
在健康肾脏中,ALDOB是负责糖代谢的关键酶,但在ccRCC患者中,该蛋白表达几乎完全缺失。研究团队此前发现,ALDOB缺失会导致癌细胞内果糖-1,6-二磷酸(FBP)积累,帮助肿瘤抵御氧化应激。而本次研究进一步发现,ALDOB的抑癌作用与其酶活性无关,而是通过“分子胶水”般的scaffolding(支架)功能实现。
通过深度学习工具DeepTrio预测并实验验证,ALDOB能与转录共抑制因子CtBP2直接结合。CtBP2如同癌细胞的“油门”,会关闭抑癌基因(如E-钙粘蛋白、p21)的表达,促进细胞无限增殖。而ALDOB的结合如同“踩刹车”,能显著削弱CtBP2对这些基因的抑制作用。临床样本分析显示,CtBP2与ALDOB的表达比例越高,患者预后越差——高比例组的5年生存率比低比例组降低近40%。
“双蛋白夹击”策略:ALDOB如何“缴械”CtBP2
研究团队发现,ALDOB的抑癌机制堪称“精准打击”:它一方面直接结合CtBP2,阻止其附着在抑癌基因启动子上;另一方面招募另一种酶ADI1,在CtBP2附近“现场生产”其天然抑制剂4-甲基硫代-2-氧丁酸(MTOB)。这种“双管齐下”的方式,能高效解除CtBP2的致癌活性。
有趣的是,这一过程受代谢环境调控。当细胞内FBP浓度升高时(如ccRCC中常见的代谢紊乱),ALDOB与CtBP2的结合会被竞争性抑制,如同“刹车失灵”。这解释了为何ccRCC细胞会同时下调ALDOB并积累FBP——双重机制确保CtBP2持续激活,加速肿瘤进展。
动物实验证实:ALDOB可缩小肿瘤、减少转移
在裸鼠模型中,过表达ALDOB的ccRCC细胞形成的皮下肿瘤重量减少52%,肺转移灶数量减少67%。而当ALDOB的A318E突变体(无法结合CtBP2)被导入时,肿瘤生长和转移能力显著恢复。这表明,ALDOB与CtBP2的相互作用是其抑癌功能的核心。
研究还发现,ALDOB通过调节上皮标志物(如E-钙粘蛋白)的表达,抑制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从而降低转移风险。这一发现为开发靶向CtBP2的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模拟ALDOB的作用,或许能“重新踩下”癌细胞的生长刹车。
临床启示:比值检测或成预后新指标
目前ccRCC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5%。该研究提示,ALDOB/CtBP2表达比值有望成为新的预后标志物,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复发风险。更重要的是,ALDOB的支架功能为药物设计提供新思路——未来可开发小分子药物,模拟ALDOB的“分子桥梁”作用,精准抑制CtBP2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