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一根“会看路”的鼻空肠营养管,解决重症患者“不食之需”

湖南医聊
分享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
收藏

“病人吃点东西就吐怎么办?”“胃管不行吗,为什么要用鼻空肠管?”“胰腺炎的病人怎么吃东西?”

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常常会遇到家属提出一连串焦急的疑问。为了帮助大家拨开迷雾,重症医学科万荣文教授将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鼻胃管在ICU的“力不从心”

重症患者常面临**“胃轻瘫”——胃动力近乎瘫痪,此时若使用鼻胃管,将面临营养液胃内滞留风险,极易反流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引发重症肺炎**这种ICU内常见且凶险的并发症,显著增加死亡风险。此外,因胃排空障碍迫使营养输注速度受限,患者难以获得足够营养支持,从而影响疾病康复。

什么是鼻空肠管?

鼻空肠管是一根细长且柔韧的管道,它从鼻腔启程,沿着食管、胃一路蜿蜒,最终精准抵达小肠的上段——空肠。相较于终止于胃部的普通鼻胃管,鼻空肠管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巧妙绕过胃部,直接将营养液或药物输送到小肠。这一特性,赋予了它在重症医学领域无可替代的优势地位。

不绕远、少风险:鼻空肠管的特殊“输送”能力

鼻空肠管凭借巧妙的设计,成功突破了上述困境,展现出强大的生命支持能力:

**1.降低误吸性肺炎风险:**重症患者多因昏迷、镇静治疗或神经肌肉疾病,导致吞咽反射减弱,胃内容物极易反流至肺部,引发致命的吸入性肺炎。而鼻空肠管通过绕过胃部,直接将营养输送到空肠,经临床数据验证,其误吸率比传统鼻胃管降低了50%,为患者的肺部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防线。

**2.改善肠内营养耐受性:**对于重症胰腺炎、胃瘫、严重创伤等胃排空功能受损的患者而言,使用鼻胃管喂养极易引发腹胀、呕吐等不适。空肠对营养液具有更好的耐受性,鼻空肠管能够确保患者在入ICU后的24-48小时内及时启动肠内营养,有效避免肠道因缺乏肠内营养而导致功能丧失。

**3.减少胃内药物残留:**部分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等,在胃酸环境中容易失效。鼻空肠管能够直接将药物送达小肠,使药物避开胃酸的干扰,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充分发挥药效。

**4.适用于特殊疾病:**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重症患者需要严格禁食以减少胰液分泌,但身体又急需营养支持。鼻空肠管可以绕过胃和十二指肠,在不刺激胰腺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有效肠内营养。此外,对于胃手术后或存在胃出口梗阻的患者,鼻空肠管也能绕过病变的胃部区域,保障营养的稳定供给。

鼻空肠管的技术优势

鼻空肠管不仅功能强大,其技术应用也极具优势。其留置无需进行手术,仅在床旁借助手法、超声引导或内镜完成放置,操作简便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鼻空肠管也在持续更新迭代,新型鼻空肠管在材料上进行了升级,使其更加安全耐用,同时还具备多功能集成的特点,进一步提升了临床应用价值。

专家提醒

重症医学科万荣文主任提醒,鼻空肠管需由专业医护定期维护及检查,避免堵塞或移位。医护团队会借助影像学手段精准确认管道位置。在此特别提醒家属,鼻空肠管的任何调整都需医生的专业评估,切不可擅自操作,以免引发意外风险。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 李舒琪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