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进警营”系列活动
近年来,基层公安民警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作责任重、执法要求严、与当事人沟通困难等都是压力的来源。由此,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甚至还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重视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缓解、疏导民警的心理压力,成为社会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海淀区总工会的支持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心理康复科普专业组开展送心理健康进警营系列活动,拟在北京市的5家基层派出所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2022年1月7日,心理康复科普专业组举行了第一场讲座。主讲人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心理康复研究员、科普委员会心理康复科普专业组组长密忠祥教授,主题为“民警心理减压与沟通”。密忠祥教授先让派出所的民警们做了一份有关警务人员压力源的调查,接下来从“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价”、“基层民警面临的心理压力”、“应对心理压力的六个境界”、“心理压力的应对策略”和“沟通训练”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内容深入浅出。密忠祥教授教给大家一些减轻日常工作和生活压力的技巧,如抽离技巧(跳出问题看问题)、善用潜意识(积极的自我暗示)、升华(变压力为动力)、转移(分散注意力)等,并通过有趣的故事启发大家要重视沟通,努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民警们认为这些方法简单实用,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2022年1月14日,心理康复科普专业组在基层派出所举行了第二场讲座。主讲人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科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普委员会心理康复科普专业组专家刘松怀教授,主题为“民警的压力与情绪管理”。刘松怀教授首先带领民警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压力测试,然后从“什么是压力”、“压力存在的意义”、“压力与我们的关系”、“警察的压力与情绪管理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生动的讲解。最后,刘松怀教授和民警们一起做了肌肉放松训练和三分钟搓手的拓展游戏。通过这次科普,民警们认识到压力并不总是不好的,通过有效的掌控压力,将更加高效的生活和工作。
之后,心理康复科普专业组将继续在另外3家基层派出所进行心理科普讲座,将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广大的民警,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质量。